炭疽病是柑橘最常見的病害,危害范圍廣、侵染時期長,且具有潛伏性,不易防治。該病主要危害柑橘樹體上部的各個部位,包括葉片、枝條、花、果實和果柄,也危害苗木,可常造成大量落葉、枝條枯死、大量落花、落果、果實腐爛和樹皮爆裂,導致樹勢衰弱,產量大幅下降。近期高溫高濕的天氣,柑橘炭疽病更易發(fā)生。連續(xù)雨水天氣,將加快炭疽病菌繁殖,致使慢性炭疽病會轉為急性炭疽病,將造成落葉落果。
1.病原
柑橘炭疽病是一種弱寄生菌引起的一種潛伏侵染性病害,病原菌為盤長孢狀刺盤孢菌,屬半知菌亞門,黑盤孢子目,刺盤孢屬。
2.發(fā)病規(guī)律
病菌屬于一種典型的潛伏侵染菌,屬真菌性病害,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在病部組織內越冬,其中帶病枝葉是病菌侵染的主要來源。該菌喜歡高溫高濕的環(huán)境,發(fā)病最適溫度為21~28℃,分生孢子萌發(fā)適溫22~27℃。春夏如遇高溫多雨,越冬的菌絲體產生分生孢子,借風雨和昆蟲傳播,從傷口、氣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染嫩梢葉片及幼果。如遇干旱、濕害和凍害或有機質缺手失等,容易發(fā)病。在陜南通常是春夏之交開始發(fā)病。6~7月逐漸流行,7月上中旬及9月是防治的關鍵時期。
3.高溫高濕天氣預防關鍵措施
(1)做好果園清潔:剪除病葉、傷殘枝、病蟲危害枝,清除落葉、病果,及時噴藥清園,以減少初侵染源,保護樹體;
(2)加強枝稍管理:保護好晚夏稍、早秋稍;采果后,合理修剪,防止樹冠郁蔽,改善光照條件,減少病害傳播;
(3)加強肥水管理:早施基肥,增施有機肥,減施氮肥,調節(jié)樹體營養(yǎng),改良土壤,提高抗病力,增強樹勢;
(4)噴施有效藥劑:嘧菌酯、咪鮮胺、咪鮮胺錳鹽、丙森鋅、代森錳鋅、苯醚甲環(huán)唑等及其復配藥劑,注意輪換用藥,噴藥時務必周到均勻。
上一條: 油菜“一增三控332”豐產栽培技術要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