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選用良種。選用漢麥5號(hào)、川麥42、川麥43、綿陽31等主栽品種,搭配種植漢麥7號(hào)、西科麥4號(hào)、商高2號(hào)、綿麥48等品種。
2、精細(xì)整地。整地前施足底肥,旋耕15cm左右,耙實(shí)整平。大力推廣前茬作物秸稈粉碎還田技術(shù),培肥地力。
3、開溝排濕。開好“三溝”,做到溝溝相通,使明水能排,暗漬自落。
4、適期播種。播前每100公斤種子用15%三唑酮可濕性粉劑200克拌種,隨拌隨播,或用專用種衣劑包衣。高產(chǎn)播期為10月18~25日,一般采取人工撒播,畝播量10~15公斤,畝基本苗13~18萬。
5、科學(xué)施肥。在底施1500~2000公斤/畝農(nóng)家肥的基礎(chǔ)上,畝施純氮(N)11~12公斤,磷(P2O5)5~6公斤,鉀(K2O)5~6公斤,將總氮量的60~70%和全部磷、鉀肥作底肥一次施入。將總施氮量的30~40%在12月底至元月初結(jié)合冬灌追施,壯苗越冬,始穗期噴施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,防早衰增粒重奪高產(chǎn)。
6、病蟲綜防。合理輪作倒茬,減輕病害發(fā)生。11月下旬至12月上中旬,禾本科雜草為主的麥田可選用15%炔草酯可濕性粉劑或6.9%精噁唑禾草靈水乳劑等藥劑防治,選用40%唑草酮水分散粒劑或80%唑嘧磺草胺水分散粒劑等藥劑防治闊葉雜草。3月份注意施藥防治條銹病,抽穗期揚(yáng)花防治赤霉病。
7、適時(shí)收獲。小麥植株旗葉變黃、莖稈變黃、80%以上籽粒變黃時(shí),及時(shí)收獲。